首页 总结 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选4篇)

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选4篇)

 2024-03-22 11:25:50    admin  

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是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2、分类:实验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自然实验又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控制,是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合乎实际,但在自然实验中,由于条件控制不够严密,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3、特点: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严格的研究设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的测验与工具、实验程序、设计分

析方法等。

4、优点: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揭示因果关系;可以重复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5、缺点:实验情景带有较大的人为性质;受到实验者、外部环境的多种影响等;被试会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实验,并可能因此影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定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又称自然观察法。如,观察小学校园的欺凌行为。

2、适用情况: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3、优点:

(1)简便易行;

(2)适用范围较大;

(3)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4)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4、缺点:

①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出现,因而,对某些现象难以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②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③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观察时可能会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④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观察法观察结果可能会存在偶然性,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定义:对某个人或一小组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即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2、优点:

(1)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

(2)能够详细解释个人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3)用个案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到重要作用。

3、缺点:花费时间,样本偏差,研究案例过少,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个别情况,结论推广需要谨慎对待。

三、心理测量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可以用来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2、分类:

(1)按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2)按测验规模可分为:团体测验和个体测验;

(2)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3、基本要求:

(1)信度: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心理品质的程度。

(3)标准化:编制心理量表的过程和施测过程要系统化、科学化、对结果的解释也要严谨、符合科学。

4、优点:

(1)施测容易控制,快捷方便;

(2)所得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方便;

(3)有设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4)研究类型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5)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结果相对准确可靠。

5、缺点:

(1)一般是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心理,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确,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影响信度);

(2)难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有些测验操作复杂,使用灵活性差、对研究者要求较高;

(4)目前在测验法的使用中还存在着有的测验编制不科学、发行控制不严、一些测验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训练等问题(不可避免的受到经验和文化的影响。)

【核心考点】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及其机能,脑机能学说。

【考查题型】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及其功能比较琐碎,一般出选择题;脑机能学说应该掌握其代表人物、实验依据、主要观点和简要评价。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选择题)

(一)神经元

1、定义: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2、基本结构: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

3、功能分类:

(1)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2)按功能可以分为:

感觉(内导)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

运动(外导)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号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联络(中间)神经元:介于二者之间,起联络作用。。

4、神经冲动

是指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静息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即使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也是自发放电的。神经冲动分为电传导和化学传导,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方式为电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为化学传导。

5、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大约1000个以上。

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

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线路和支架;

清除神经元之间多余的神经递质;

在神经元的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二)突触

1、定义: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靠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2、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

3、分类

(1)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2)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的效应。

4、过程(原理)

神经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突触小泡内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经过突触间隙作用到突触后膜,和突触后膜的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于是,实现了神经冲动的传递。这就是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这种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三)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延脑:在脊髓上方,亦称生命中枢,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桥脑:在延脑上方,延脑和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在丘脑底部,小脑和桥脑之间。中央灰质(支配眼球,瞳孔,虹膜,毛状肌和面部肌肉活动),中脑四叠体(其中上丘是视觉反射中枢,下丘是听觉反射中枢),大脑脚(调节身体姿势和随意运动)。

网状结构:唤醒大脑皮层去注意新刺激,上行激活系统控制机体的觉醒,下行激活系统加强或减弱肌肉活动状态。

2、中枢神经:间脑在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下部,由丘脑和下丘组成

下丘: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活动。

丘脑:中继站,接受除嗅觉外,所有来自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再传送给大脑皮层,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意义。

3、中枢神经:小脑与边缘系统

小脑:在脑干背面,分左右两半球。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由一些结构组成统一的功能系统。这些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中脑内侧等。边缘系统出现较晚,与动物本能活动有关,还与记忆、情绪等有关。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选择题,简答题)

(一)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1、视觉代表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 17 区,视觉信息是交叉地投射到该区域。

功能: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

2、听觉代表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 41、42 区,听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一侧皮质区与两侧耳的感觉器都有关。

功能: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3、机体感觉代表区:指肌肉、关节的运动和位置感觉。在中央前回,属布鲁德曼的第 1、2、3 区。

功能: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初级感觉区特点:感觉输入的投射是交叉的,一侧的感觉投射到对侧的大脑皮层。皮质的投射是倒置的,即下肢的感觉投射在顶部,上肢的在中部,头颈的在下部。皮质代表区的大小,不以躯体器官的大小而定,而是与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有关。

(二)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初级运动区或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 4 区。

功能: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特征:对侧支配,具有精细的定位,同时也是倒立分布,运动区大小和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动作越精细,越复杂,在皮层上的投射区越大。

(三)大脑皮层语言区及其机能

言语视觉中枢:在顶枕叶交界处,损坏后将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

言语运动区:亦称布洛卡区。位于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在布鲁德曼第 44、45 区。功能:它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受损就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称为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损伤这个区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

(四)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左半球: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

右半球: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实验说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两半球机能的分工与协作,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但不是绝对分离的。

三、脑功能学说 (选择题,简答题)

(一)定位说

脑功能的定位说始于加尔(1758 一 1828)和斯柏兹姆(1776 一 1832)提出的颅相说。根据头部的隆起部位来确定一个人的人格和智力,相信脑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心理官能。推动了脑功能定位的研究,但在许多方面是不科学的。

真正的定位说始于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基本观点: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代表人物:波伊劳德、布洛卡、威尔尼克、潘非尔德。

(二)整体说

研究方法:脑损伤法。

观点: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智力功能的丧失就越严重。

著名代表人物:弗罗伦斯,美国心理学家拉什利。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整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伤部位无关。

(三)机能系统说

代表人物:鲁利亚(1902-1977)

观点: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根据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动力系统(第一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第二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第三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

基本功能: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觉性;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信息处理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基本作用:接收来自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和综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如前额皮层受到损伤的病人,将丧失计划与组织行动的能力,不能将行为的结果与原有计划、目的进行对照,也不能矫正自己的行为。

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三个机能系统之间有一种动态的联系。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

(四)机能模块说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基本观点: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

(五)神经网络学说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1、根据感觉器官划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根据信息来源划分: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肤觉(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

3、刺激的种类

远刺激: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多很大变化。

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三)感觉的测量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绝对感受性公式:E=1/R,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对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关系: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3、韦伯定律

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

K=ΔI/I,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 (最小可觉差),K 为一个常数。

4、费希纳对数定律(log arithmic law)

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上升。

P=KlgI,其中: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

5、乘方定律(powerlaw)(斯蒂文斯定律或斯蒂文斯幂定律)

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研究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发现心理量并不是随刺激量的对数,而是随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的上升而上升。

乘方定律: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即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

用公式表示:P=KIn。

(四)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一般感觉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但暗适应除外。

2、感觉后像

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会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感觉后像可以分为正和负后像。正后像是指后像的品质与造成后像的刺激物相同。负后像指后像的品质与造成后像的刺激物相反。

3、感觉对比

在感觉对比中,最著名的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现象是指明暗交界处使人感到亮处更明,暗处更暗。侧抑制作用可以用来解释马赫带现象。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互相抑制的现象。

4、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包括感觉补偿和联觉现象等。其中联觉是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五)感觉的作用和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消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消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视觉

(一)视觉的含义

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感觉。

(二)视觉现象

1、明度

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普肯耶现象:在阳光照射下,红花比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

2、颜色

色调:取决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颜色的亮暗程度。取决于强度以及反射系数。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颜色的混合:颜色的混合可以分为加法过程和减法过程。其中加法过程是色光混合,彩色电视都是这种原理,在视觉系统混合。而减法过程是混合后再作用于视觉系统。

3、视觉对比

明暗对比:受物体明度、照明、反射系数、周围环境影响。

颜色对比:向着背景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

马赫带: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4、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者物体细节的能力,一般用视角大小表示。

最小可见敏度:是视觉系统能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最小间隔敏度:是视觉系统区分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游标敏度:用游标来测定,要求被试分辨出两条线的相对移动。

5、视觉适应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长。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短。

6、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根据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的异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7 闪光融合

断断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得到融合的感觉(如日光灯、显示器)。

8、视觉掩蔽

在某种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

的觉察,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visual mask)。

9、色觉缺陷与色盲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患者也可以用三种波长来匹配光谱上的任何波长,从而能够感觉到任何一种颜色。但是色弱患者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

色盲是部分或者完全不能分辨颜色,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的为全色盲。色盲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蓝色盲及全色盲比较少见。

色觉缺陷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一般色盲的人都无法意识到自己是色盲的,一是因为色盲是天生的,从小就没有正常的辨别颜色的能力;二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相应的经验补偿。

(三)视觉的生理基础

1、明度折光机制(眼球)

外层:巩膜和角膜;

中层: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视神经内段;

瞳孔:传递光到水晶体;

水晶体:在瞳孔后面,经过眼部肌肉调节水晶体的曲度变化,使适量的光线恰好聚焦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retina)上成像;

玻璃体:屈光、支撑视网膜。

2、视觉的感觉机制(网膜)

最外层: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锥体细胞:昼视器官,600 万个,分布在网膜中央窝,感受物体细节和颜色;棒体细胞(杆体细胞):夜视器官, 亿个,在网膜中央窝外,16-20 度最多,感受物体的明、暗。

第二层:双极细胞(bipolar cell)。

最内层: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

网膜中央窝:网膜上最敏感区域。

盲点:在中央窝附近的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视觉的传导机制(三级神经元)

第一级为视网膜双极细胞;

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颞侧束合并,穿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区(布鲁德曼 17 区)。

4、视觉的中枢机制(大脑枕叶)

明度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 17 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时,人们能看到闪光;若被破坏,人会失去视觉而成为瞎子。

与第 17 区邻近的另一些脑区,负责进一步加工视觉的信号,产生更复杂、更精细的视觉。这些部件受损伤,病人将失去对物体、空间关系、人面、颜色和词的认识能力,产生各种形式的失认症。

视觉感受野:视网膜上一定的区域或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视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觉察器:视觉系统中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作出反应的高级神经元。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四)视觉理论

1、三色说(托马斯•扬、赫尔姆霍茨)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1807)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1860 年,赫尔姆霍茨设想,每种感受器对各种波长的光都有反应。但是,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长波受纳器);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中波受纳器);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短波受纳器)。得到三条不同的光敏感曲线。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各种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三色理论得到部分实验结果支持,它与在锥体细胞中现已发现的三种视觉色素是一致的,且能很好地说明颜色混合的事实。

缺陷:三色理论不能解释红绿色盲。因为红绿色盲患者把短波看成蓝色,长波看成黄色。根据三色理论,红绿色盲患者不应有黄色经验。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的四色说、现代的对立过程理论)

四色说(拮抗理论):黑林(1874)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作同化作用和异化作

用。例如,在光刺激下,黑-白视素异化,产生白色经验,在无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同化,产生黑色经验。

心理学家赫尔维奇和詹米逊(1958)证实了黑林的对立作用理论。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短波感受器,中波感受器,长波感受器。视觉系统的高级水平上,存在三对对立细胞:黑-白细胞,红-绿细胞,黄-蓝细胞,红-绿细胞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而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而在赫尔维奇等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对立的明度系统。

现代的对立过程理论,得到了一系列生理学实验的支持。在人眼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锥体,它们对光的最大吸收作用分别为 440nm,530nm 和 570nm。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三、听觉

(一)听觉的含义

通过听觉系统的感受和分析引起的感觉。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听觉现象

1、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音高):主要是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音强或音响、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物理特性振幅即振动的大小所决定。

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音响还和声音频率有关。

音色:反映了复杂声波的成分。不同频率与振幅组成的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

2、声音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

声音掩蔽可分为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和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声音掩蔽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掩蔽音的强度、掩蔽音与被掩蔽音的间隔时间等。

(三)听觉的生理基础

1、耳的构造和功能

外耳:收集声音,集中起来通过鼓膜的振动将声音传达到中耳的敏感部位。鼓膜将外耳与中耳分开。

中耳:三块听小骨形状各异,通过它们将振动集中起来最后送到叫做卵圆窗(oval window)的小薄膜而进入到内耳中。

内耳:内耳前下方的螺旋彩管形似蜗牛壳,内部充满液体,名叫耳蜗 ,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当声波通过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膜时,它上面的一些长短不同的毛细胞就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向大脑。

2、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听觉的传导机制: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声音的传导途径有不同路线:空气传导是指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室内空气振动,然后经由正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骨传导是指声波从颅骨传入内耳。

3、听觉的中枢机制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耳蜗的螺旋神经节,其树突分布于耳蜗的毛细胞上,其轴突组成耳蜗神经,入桥脑止于延髓和脑桥。交界处的耳蜗核,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后,发出纤维横行到对侧组成斜方体向上行经中脑下丘交换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后上行止于丘脑后部的内侧膝状体,换神经元(第四级神经元)后发出纤维经内囊到达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当冲动传至听觉中枢则产生听觉。蜗核发出的一部分纤维经中脑下丘,下行终止于脑干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是听觉反射的反射弧。

(四)听觉理论

1、地点说:音调的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的具体位置

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基底膜上的横纤维的长短之比为 10:1,而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 1000:1。

2、行波理论,生理学家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窝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高频声波的最大运动区域在耳蜗底部(卵圆窗和正圆窗所在的位置)。行波理论难以解释 500 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3、频率说:通过基底膜震动的频率来解释音调

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1886 年,物理学家费尔提出来的,他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 1000 次以上的运动。

4、神经齐射理论,由韦弗尔提出的,当声音频率低于 400 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神经齐射理论对于 5000 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四、其他感觉

(一)嗅觉

1、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气体物质。

2、嗅觉感受器: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3、嗅觉难以分类:至今仍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示各种嗅觉。

4、嗅觉产生:有气味的物质分子刺激鼻腔上膜的嗅细胞,使嗅细胞兴奋产生神经冲动,经嗅束传至大脑中央后回产生嗅觉。

(二)味觉

1、适宜刺激:溶于水的、有味道的化学物质。

2、味觉感受器: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3、味觉分类:甜、苦、酸、咸四种,在舌面部位不同。

4、味觉的产生:有味道的物质刺激味蕾兴奋,舌咽神经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中央后回产生味觉。味觉感受性与机体生理有关,味觉与视觉、嗅觉有关(色香味)。

(三)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皮肤感觉的基本形态:触压觉、振动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四)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和关节中。身体运动时刺激动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脊髓后索、丘脑传导大脑中央后回引起动觉。

(五)平衡觉(静觉)

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平衡觉的感受器:内耳的前庭器官。当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方向发生变化时,刺激前庭器官产生平衡感觉。

(六)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机体觉):饥渴、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性及疼痛等感觉。

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当内脏器官正常工作时,内脏感觉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着,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弱、少,因而不能意识到;只有在内脏器官发生功能异常或病理改变时,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七)痛觉

痛觉是个体对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并且不同器官部位痛的性质和定位存在差异。

功能:痛觉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作用。

痛觉的感受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原因在于:早期经验对疼痛的影响;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后果的评价;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有觉察、分辨和确认三种作用。

(二)知觉的组织原则

1、连续性:能组合成连续平滑的连续线条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2、相似性::看起来比较相似的事物比较容易被觉知为一个整体。

3、良好图形:当刺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的时候,个体更容易知觉成最简单的组合方式。

4、接近性:在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被觉知为一个图形。

5、共同命运: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或者向着相同方向变化的部分容易被觉知为一个整体。

6、完整图像:就算知觉的对象并不完整,个体也倾向于将其知觉成完整图形。

7、对称性:对称的物体容易被觉知成一个整体。

二、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理解性

1、定义: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的特性。

2、影响因素

(1)个体以往经验

(2)词语的作用

(3)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3、作用

(1)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2)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3)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二)知觉整体性

1、定义: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影响因素

(三)知觉选择性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

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四)知觉恒常性

我们对于世界的知觉不会随着感受器接受的刺激的变化而变化,而能够保持稳定不变和恒定。分为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1、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形状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验。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有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努力。

2、轮廓与图形

人们是借助图形的轮廓将图形从背景中区分开来。如果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物的明显的轮廓,人们也会觉知到轮廓的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主观轮廓。

3、图形识别

图形识别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识别是形状知觉中比特征分析更高的一个阶段。图形识别要求人们对复合特征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具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二)大小知觉

1、定义

物体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它服从几何投影规律:距离远,同一物体在网膜上投影小;距离近,在网膜上投影大。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

2、影响因素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大小恒常性,即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

物体的熟悉性对大小知觉的作用。

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

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

(三)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1、定义:指三维空间的知觉。

2、知觉线索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调节与辐合;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单眼线索: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和纹理梯度。

(四)方位知觉

1、定义

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2、视觉方向定位

人的视觉定向必须借助各种主客观参照物。视觉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在视觉定向中,视觉、触觉、动觉、前庭觉的联合作用有重要意义。

3、听觉方向定位

用耳朵确定声源的方位,人耳进行声源定向的主要线索:时间差;强度差;动觉和视觉的作用:探测声源时,头部朝向声源方向和同时注视着它。

人的听觉方向定位的规律: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头部中切面上的声源容易混淆;如果两耳连线的 中点做一圆锥,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四、时间知觉

(一)定义

个体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二)时间知觉的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与确认;

2、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3、对时间的预测。

(三)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的升落等;

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生物钟):脑电,心跳和脉搏,饥饿周期等;

3、借助计时工具:日历,时钟,手表等。

(四)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会影响时间判断的精确性:听觉>触觉>视觉;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人的兴趣和情绪。

五、运动知觉

(一)定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

(二)真正运动知觉

1、定义

指物体真正的运动,物体按照一定速度或者加速度发生的位移。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 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2、影响运动知觉阈限的因素

目标物的网膜定位;刺激物的照明和持续时间;视野中有无参照点的存在;目标离观察者的距离;知觉者的职业特点。

(三)似动

1、定义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2、似动的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刺激物的连续运动。动景运动有时也叫最佳运动或 Phi 运动。

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月亮和浮云。

自主运动:在暗室内,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也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六、知觉的信息加工

(一)自下而上加工

又称为数据驱动加工。指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的加工,或者说在识别物体时,将所看到的事物与存储的知识相匹配的加工过程。

(二)自上而下加工

又称为概念驱动的加工。指对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的加工。或者说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帮助知觉识别的加工过程。

(三)模式识别理论

1、关键特征理论

对知觉对象的归类依赖于一组关键特征。只有当客体满足所有关键特征要件时,才被判断为属于这一范畴。这些特征有两类:一类是局部特征,如线条、角度等;另一类是总体特征,如对称、封闭等。

2、原型理论

范畴是围绕一个理想的,或最佳的典型构造的。这个最佳典型称作这个范畴的原型。

如果一个客体更接近于某个范畴的原型,而不是其他原型,则被判断为属于这个范畴。

3、影响模式识别的因素:

情景因素;个人及社会因素;人格因素;主观愿望,需要,价值观等。

七、错觉

(一)错觉的含义

错觉是指知觉不能正确反应外界事物特征,出现种种歪曲。

(二)错觉的种类

大小错觉:包括水平一垂直错觉,缪勒一莱耶错觉,潘佐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斯特罗错觉,月亮错觉。

形状方向错觉:包括佐尔拉错觉,冯特错觉,爱因斯坦错觉,波根多夫错觉。

形重错觉:你觉得一斤棉花比一斤铁要重。

(三)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理论)

1、刺激取样的误差理论

刺激取样的误差理论也称为眼动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在知觉图形的时候,眼睛主要集中在线条和轮廓上。由于周围轮廓会影响眼动的方向和范围,从而造成刺激的取样误差。因为眼睛做水平运动比上下运动容易一些,所以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水平一垂直错觉。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联系了现代神经生理学的思想,用神经抑制作用来解释错觉。该理论认为,当相邻的图形轮廓靠近时,会产生侧抑制,从而使神经兴奋中心发生变化。该理论可以解释佐尔拉错觉。

3、认知观点

认知观点也称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的时候,为了保持恒常性,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利用视觉线索。当个体知觉两维空间的时候,也会用这些线索来知觉刺激。此理论可以解释潘佐错觉。

一意识与无意识(选择题)

(一)意识的含义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二)意识的种类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比如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和对刺激的无意识。

白日梦状态:指意识水平很低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意识状态与睡眠做梦二者之间。即清醒与做梦之间。

睡眠状态:证明人在睡眠时还有意识活动,但我们自身并未意识到。

清醒梦境:一种对一个人正在做梦的觉知,并试图控制梦的发展。

催眠:以能够使被催眠的人在对暗示反应中改变知觉、动机、记忆和自我控制为特征的意识状态。

冥想:通过将注意从外部转向集中于内部体验的仪式化练习改变意识的功能。

(三)意识的功能

意识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意识完成一种选择储存功能。

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实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四)睡眠与梦

(1)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轻睡期(约 10 分钟),脑电波为θ,频率较低 4-7cps,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

第二阶段:脑电波为θ,偶尔会出现被称为“睡眠锭”(sleep spindle)的脑电波,

它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个体很难被唤醒。

第三阶段:慢波睡眠期(约 40 分钟),脑电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d波,有时也有“睡眠锭”波。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期(约 20 分钟),同第三阶段一样这个阶段也被称作慢波睡眠。

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个体很难被唤醒,可能出现梦游、梦呓、尿床等现象。大多数脑电波为d波,频率在 4CPS 以下,波幅更大。

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这 4 个阶段睡眠,否则将预示着身体或心理功能失调。前四个阶段大约经过 1 小时-90 分钟。此时睡眠者通常会翻身,并容易惊醒,当似乎要重新轮回,返回到刚入睡状态时,又出现一个特殊现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快速眼动阶段(rapideye movement)。

快速眼动阶段:第一次出现时,持续约 5 到 10 分钟。d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睡眠者在这个时候醒来通常会报告说他正在做梦。心率和血压变得不规则,呼吸变得急促,如同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而肌肉却依然放松。

(2)、睡眠的功能

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功能:保存——可以在不需要寻找食物、配偶或工作时保存能量;

恢复——也许可以使身体得以打理内务并以某种方式使自身得以恢复。

快速眼动睡眠的功能:可能会使脑中的功能结构建立起来,可能在心境和情绪的保持过程中起作用,可能对非快速眼动睡眠之后的脑平衡的恢复是必须的。

(3)、梦

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生理学的观点:是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观点:是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可意识到的知识。

二、注意概述(选择题,简答题)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的保持和巩固。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注意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需要的刺激,排除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从而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保持功能(维持功能)

我们从外界获得的感知信息,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只有加以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任何智力操作都无法完成。

3、调节与监督功能

在注意状态下,人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和一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并通过反馈的信息相应地调节、监控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目标相一致;如果行为与目标不一致就进一步加以调节,直至达到目标为止

(三)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

定义: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无意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异乎寻常的特性;强度:相对强度;运动变化);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期待,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不随意注意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随意注意

定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人格的依从性。

3、随意后注意

定义:有预定目的、无需付出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是有机体从睡眠到觉醒状态,并保证注意选择性的重要器官。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选择一些信息,而离开另一些信息。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动作:感觉器官朝向;

血液循环:肢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

呼吸:吸气变短,呼气相对延长。

但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四、注意的特征/品质(四个)

1、注意广度

(1)、定义: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的范围。

(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注意广度越大);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任务越复杂,越需要关注细节的注意过程,注意的广度会大大缩小);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稳定性

(1)、定义: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持续性注意。

(2)、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

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

主体的身体、精神状态。

(3)、注意的分散

又称分心,是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

3、注意分配

(1)、定义: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

(2)、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4、注意转移

(1)、定义: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明确的信号提示;

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选择的理论:都假设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认为进入感觉器官的刺激必须经过它才能得到后续的加工,解释注意选择作用的实质以及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后期选择模型、多阶段选择模型。

注意分配的理论:解释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认知资源理论、双加工理论。

(一)注意选择的理论

1、过滤器模型

选择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装置。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完全丧失了。

2、衰减模型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被注意或被追随的信息完全通过去,而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因而出现衰减。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耳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3、后期选择模型

也称为反应选择模型,认为,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这种选择的标准是刺激对人的重要性,重要的反应,不重要的不反应。

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个体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来检验从外界直接输入的信息,当直接输入的信息与记忆存储的信息相关时,这种相关的外部信息才受到选择,因此,选择作用具有很大的主动性。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存储的信息不同,作出的反应也不同

4、多阶段选择模型

针对前三个理论的不足,认为选择过程在几个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多阶段选择模型的两个主要假设: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的分配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

把注意看成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

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这一机制可以受我们的控制,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

双加工指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现象:人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一、学习的含义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这里的“个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其次,由于学习必然发生的变化有时立即见诸于行为,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于行为,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见诸于行为,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视为行为潜能的变化。再次,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的存在。有机体的行为变化

不仅可以由学习引起,也可以由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等引起,由这些引起的行为变化就不能称之为学习的行为变化。最后,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学习,也包括态度、行为准则等的学习,既有学校的学习,也包括从出生以来就出现的并一直持续终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二)学习的作用

学习是有机体为了生存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学习可以影响成熟,尤其是大脑智力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皆源于学习。

二、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实验中,如果将肉末放在一条狗口中或嘴附近,肉末可自动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

在此,肉末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S),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因为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被称为无条件反应(UR)。如果给狗呈现其他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铃声被称做中性刺激(NS)。如果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性刺激就能成为条件刺激(CS),能够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也就是唾液分泌反应,这种反应叫条件反应(CR)。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消退: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应强度会逐渐降低以致消失。

延迟:某些情况下,条件刺激出现后,无条件刺激隔一段时间才出现,此时机体条件反射被暂时抑制,若时间间隔到一定程度后行为又呈现出来,即是所谓延迟。

自然恢复:消退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如果此时在条件刺激后紧跟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进行的条件反应最易泛化)。

分化: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能导致对非常特定的刺激反应。

高级(二级)条件作用: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种双重条件作用就是高级条件作用。

第一信号系统:用以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条件刺激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用以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系统。

3、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

通过小阿尔波特的实验,华生认为有机体的学习是指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 S—R 联结形成的。

4、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将快乐事件作为学习任务的无条件刺激。

帮助学生克服窘境。

帮助学生摆脱考试焦虑。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结果提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这种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作中介。

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2、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斯金纳箱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可控制的环境(斯金纳箱)下对操作性行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这一实验中,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而获取食物的反应,把强化(食物)与操作性反应联系起来,形成了操作性条件作用。按压杠杆变成了获取食物的手段或者工具,操作性条件作用故而又叫做工具性条件作用。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1)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维持就是行为的保持;分化就是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做出反应;泛化或概括化是指将所习得的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中。

(2)强化是指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惩罚分为惩罚Ⅰ和惩罚Ⅱ。

(3)强化程序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也能增强或减弱行为。强化程序可以分为连续强化程序和断续强化程序两种类型。断续强化程序又可分为间隔程序和比率程序。间隔程序和比率程序既可以是固定的(可预测的),也可以是变化的(不可预测的)。

4、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它分为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两种,且大多使用教学机器或计算机实行。

行为矫正:系统地应用先前时间和后果来改变和调节行为,步骤:①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②设立基点行为;③选择强化物和强化标准;④如果有必要选择惩罚及其标准;⑤观察行为并与基点做比较;⑥减少强化频率。

(三)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

社会认知理论对学习和行为表现提出了这样三个假设: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学习与表现是不能等同的;学习可以分为参与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

2、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

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定义

早期定义:精神生活的科学

行为主义观点: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具有自然科学性质

①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②心理学是人脑的功能和属性

2、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①人是社会实体

②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的影响

二、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以下4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有的心理现象。

1、传统心理学观点

传统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包括:

①认知(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②情绪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把个体心理分为信息加工过程,行为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特性三个方面。

(1)信息加工过程,就是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

(2)行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

(3)人的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提供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也把心理学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由人的认知、情感、欲望等构成,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意识具有目的性,能觉察外部事物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具有自我意识(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指人们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次。)。

2、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四)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由于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就必须会产生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团体之间由于其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团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1、时间:1879 年-20 世纪初

2、理论背景:经验主义和生理学

3、创始人与代表性人物:冯特、铁钦纳

4、研究内容:意识的结构和成分

5、基本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即人的经验(意识)可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6、基本任务: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7、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即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8、历史地位: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第一个大的心理学流派,铁钦纳挑起了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之争,引起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思考,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铁钦纳所坚持和倡导的实验心理学方法,促进了心理学的科学化发展;但铁钦纳只探讨心理的知识和事实,不关心心理学的价值与应用的观点,与美国实用主义的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铁钦纳去世之后,他的构造主义也就随之而去了。

(1)贡献性: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思辨的束缚,开创了现代科学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割裂其整体性;内省法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进行研究。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1、时间:1890 年-20 世纪 30 年代

2、理论背景:进化论和实用主义

3、先驱与代表性人物:威廉·詹姆斯、高尔顿、比纳、杜威、安吉尔、桑代克

4、研究内容: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5、基本论点: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其研究对象不限于成人,而扩大范围包括儿童与动物。

6、研究方法:不限于内省法,也采用观察、测验与问卷调查等。

7、历史地位:机能主义规定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1、时间:1913 年-20 世纪 50 年代

2、创始人与代表性人物:华生

3、研究内容: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

4、基本论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认为心理学是行为而不是意识的科学;

(2)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5、作用与地位:行为主义的产生,在世界心理学界产生很大反响,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道路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忽略研究心理内部过程和结构,否定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6、研究方法: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强调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提出刺激-反应(S—R)模式。

(四)格式塔心理学

1、时间:1912 年-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行为主义盛行时期

2、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

3、研究对象:意识的组织。

4、基本论点: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有“完形”,“形状”,“组织”等之意,意味着“整体”。它代表了该学派的主张和宗旨。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他们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之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与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观点大相径庭。

5、研究方法:重视心理学实验

6、地位和作用:在知觉、学习和思维等方面做了大量实验研究,至今仍广泛应用。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1、时间:1900 年-至今

2、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3、研究内容: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4、基本论点:肯定“无意识”的存在,认为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5、研究方法:精神分析方法——通过解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的一种临床技术。

6、地位和作用:在欧洲影响很大,其方法至今仍广泛使用,其理论对人格、动机等心理学研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分强调无意识作用,并把它与意识对立起来,其早期理论有泛性欲特点。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1、时间:1960 年-至今

2、代表性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3、研究内容:着重人格方面的研究,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验

4、基本论点: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经验,才使其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人。注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力争自我实现的观点。

5、研究方法:其理论不能用实验加以证明,运用一种思辩的方法,提倡现象学描述,主张把实证研究的方法与现象学和存在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反对静态的客观分析,主张动态的整体研究。

6、地位和作用:是一种扩展心理学研究范围到包括人类诸多方面精神生活的研究,其风格与自然科学研究迥然不同,是心理学发展中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路线。

(七)认知心理学

1、时间:1950 年-至今

2、产生背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3、主要人物:皮亚杰、西蒙、乔姆斯基、纽厄尔、奈瑟

4、研究内容: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

5、基本论点:不了解人如何获取、储存和对信息的加工,就不可能对人的行为有真正充分的理解。

6、研究方法:发展了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