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结 美术行业职业分析总结(3篇)

美术行业职业分析总结(3篇)

 2024-03-15 08:03:52    admin  

美术行业职业分析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标准;典型职业活动;课程转化;修改意见

北京市园林学校从2008年开始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园林专业课程改革试验项目,2009年根据《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新课程实施阶段2009年项目实施方案》,北京市园林学校开始对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专业方向进行了课改实施。

1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9级、2010级的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课程在设置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与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方向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关系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是根据园林行业典型职业活动所需知识、能力整合的园林专业公共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能够为后续园林植物管理、花卉生产与应用、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3个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园林艺术审美情趣,能够识读和绘制简单园林设计方案图、施工图,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纵观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专门化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从典型职业活动描述来看,涉及到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能力的只有园林植物管理一门课程。而该课程中涉及园林美术与制图内容的只有“实施修剪、整形”、“根据更新、调整方案对植物进行更新、调整”。由此不难看出,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对园林植物管理课程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但课程内容偏深、偏多。对其他几门专业核心课程来说,几乎起不到铺垫和基础的作用。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其形成过程进行反思和再次分析。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内容与典型职业活动分析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内容与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内容不能完全吻合(表1)。2008年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方向典型职业活动能力,有一些隐含地体现在美术、识图方面,但却没有明确的表述。针对此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重新对当时园林企业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对美术和识图的能力要求很简单,只包括了解园林美、具有构图和色彩搭配的能力,具有按照图纸调整更新园林绿地的等能力[1-2]。

2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转化的分析

园林美术与制图是从园林植物管理、花卉生产与应用、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3个专业方向典型职业活动关于园林美术、识图和制图的能力分析整合而来的,是3个专业方向的公共基础课程,对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起支撑、铺垫作用[3]。但从养护方向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以及课改实施课程来看,养护方向学生不需要掌握太深的美术技能,也几乎不需要掌握制图技能。目前,此课程对学生来说太深、太难,没有太多作用,对其他核心课程也没有明显铺垫作用。为了解决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在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对其课程转化进行分析。

回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

笔者仔细认真地回顾了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专业方向)典型职业活动,有关园林美术与识图的内容只跟典型活动植物整形、修剪和植物更新、调整有关。从这2项典型职业活动的描述来看,只需要掌握部分园林审美和简单的识别图纸的技能即可,这些技能对植物整形修剪、植物更新调整来说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表2)。

查阅园林专业课程转换分析说明

在回顾典型职业活动的基础上,笔者又查阅了园林专业课程转换分析说明(表3)。在此分析说明中,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确实只涉及植物整形、修剪与植物更新、调整这2个典型职业活动,将典型职业活动和其分析说明进行对比后,笔者认为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超出了典型职业活动的范围。具体为:分析说明中画双下划线的内容明显偏向于另外2个专业方向需掌握的内容,而与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关系不大,可以去掉;分析说明中画波浪线的内容与典型职业活动描述中的内容相比较,较深较难,需要进行一些调整[4]。

由于了解施工图完全可以通过抄绘园林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来完成,笔者认为原来的第2项完全可以和第6项合并;再者,更新调整植物的任务只需掌握植物种植设计图和施工图的识别即可,因此第2、6项合并后可作降低难度的调整,即把园林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改为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和施工图;第3、4、8项在典型职业活动中涉及不到,对学生来说却是偏难,偏多,它们主要为另外2个专业方向打基础,因此可以去掉。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进行了该门课程的转化分析(表3)。

由于课程内容减少,相应的课时数也应该去掉一些,由于改后的分析说明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园林识图的知识,美术方面只是涉及到植物的形体美、群落美等简单的知识,因此笔者把课程名称更改为园林识图,在学习识图的过程中插入植物美的内容即可。

3 课程标准的修改意见

该课程的课程名称、内容和课时数等发生了变化,相应的课程标准也要进行一些修改,笔者回顾了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的课程标准,结合以上的分析转化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制定了园林识图的课程标准,相比较园林美术与制图的课程标准,主要的变化内容具体如下。

课程性质

建议将其作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只与该方向的典型职业活动的能力相对应。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紧紧围绕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课程转化 分析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而设定的。去掉了美术技能方面一些超出学生应掌握核心技能的目标,确定了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对审美能力的具体要求。制图方面也相应地降低了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不要求学生绘制园林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而是有目的地要求学生抄绘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和施工图,为将来的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根据课程目标设定,主要由3个方面组成:一是绘制造园要素,其是园林识图最基本需要掌握的内容,在绘制造园要素的时候可以穿插园林美术关于审美方面的内容,如要求学生在绘制不同植物时欣赏和感受植物的个体美、群体美及不同季节的美;二是抄绘小型园林种植设计方案图及施工图,通过抄绘的环节,一方面学生能够巩固造园要素的绘制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到简单的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图的绘制方法;三是现场实测园林平面图并进行改造,通过实测进一步建立学生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建立空间尺度感,而改造则是有目的地锻炼学生调整绿地中不合理种植及更新生长势较弱植物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2轮的教学实践与分析,笔者切实感受到课程改革试验项目在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和课程转换环节的重要性,由于之前工作的疏忽,造成了该门课程相对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较难、较深的局面。通过实践后的反思和分析,尽量弥补上述问题,希望能在新一轮的教学中进行尝试和逐渐完善。

5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王炜波.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10-13.

[2] 林玉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对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课程开发的认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3):74-75.

美术行业职业分析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大学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高职院校美术学科教育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十一五”规划教材内容以实用美术为主导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已经较为特近。虽然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突破与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某些高职院校的美术生只注重理论上或者一些课堂上的美术画画,往往忽视了如何结合理论以及平时所画画的内容与设计公司还有与美术有关的公司的实际联系,只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忽视了现实社会的需要,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美术的就业。并且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找到相应措施进行完善,那么将遗留下更多的问题。所以,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教师以及学校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这几个问题找出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来提高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水平。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这个专业发展都挺不错的,就业率较好。但是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高职院校的美术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美术生贪玩,上美术课旷课现象。大部分美术生都是成绩一般或者说较差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受自身环境因素的影响,自恃清高,以为自己在高职院校读美术就不需要多么认真学习美术相关理论或者实践知识,经常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到处游玩,忘记学习,这样降低了美术的专业能力。第二,注重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大部分美术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由于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热衷于谈恋爱,只记得了如何在课堂上学好理论知识,而忘记美术课以及美术这个专业实践性的重要性。第三,缺少创新意识。美术这门课,不仅需要学生自我的一种爱好以及家庭条件的优越来学习,而且还需要学生通过关注生活细节来进行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但是很多美术生缺少这方面的意识。第四,没有艺术表现能力的技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生在速写、素描、水彩等方面的分析能力、反应能力以及领悟力较差。第五,对多媒体以及技术性的美术知识掌握较差。有些美术生不熟练网上制图的原理和规范,看不懂网上的一些美术设计,没有认真学好理论知识,对AutoCAD软件进行工程图的绘制都不熟悉,更别说3Dmax软件以及Photoshop软件的处理等。

其次,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美术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美术来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对美术的学习关系影响比较大。但在高职院校中,高职美术教师存在专业能力不够,还有些教师学历以及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教给学生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还有的美术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够教给美术生相关知识,但是年龄较大并且上课枯燥,让美术生无心学习;还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也不流利,教学方法也欠缺,教学方式单一,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些影响了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减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完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措施

针对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大家应该冷静地思考,适时的采取相关对策进行完善。

第一、高职院校美术生应完善自我

通过分析了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生存在的问题,可以知道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行完善。首先,减少贪玩,多用心在学习上。针对某些贪玩的美术生,应该自我反思,发现周边优秀的同学,向其学习,多完善自我,要学会劳逸结合,玩与学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玩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学习美术知识。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又回归于理论。这句话告诉美术生,在学好课堂上的美术知识以及学好画画的同时,也要多接触现实生活的物体,多去感触不同的生物,去外面写生,多与美术老师沟通交流,多去外面感受大自然,画一些有意义的话,做出自己独特的作品。与此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及相关能力运用在不同的设计公司或者说制造公司上面,学会在公司用美术知识做事情,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提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再者,学会创新。高职美术生,学会创新,利用生活的小细节以及课堂上的创作知识,画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画。最后,学会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技巧、学会使用高科技分析美术作品。

第二、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

首先,美术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美术基础知识是每位美术教师的基本素养,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美术教师要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学科之间的融通,学会利用基础知识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达到教学中举一反三,传达出美学、设计学、美术史、色彩学等知识。美术教师在有基础知识之上,还应熟悉掌握专业知识,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培养自我的专业技巧知识等。其次,美术鉴赏能力及丰富的文学知识。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一定要具备鉴赏能力才能教给学生一定的审美方面的知识。同时,美术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文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深深融入到美术课堂上,让其感受其中。再者,道德修养、情操修养、艺术与文化修养。最后,组织、沟通以及动手能力。

第三、完善教学

美术行业职业分析总结 第3篇

关键词:中专美术教学; 体验性学习; 分析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对美术形态的了解,美术语言的思考,具体形象的描绘,美术精品的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去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有意识地去了解美的真谛。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从创作、欣赏中去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格的台阶,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现阶段中职美术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教师在课堂上普遍重视绘画技巧的讲授,而忽略学生内心的感受、体验,这样十分不利于发展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及表现力。因此,在中专美术教育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宽泛的、良好的体验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体验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1.体验学习法概述

体验学习法主要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生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1]。体验式学习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视觉思维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潜能。

2.实施体验性学习的意义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讲授技巧,学生只需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即可,然后再根据教师传授的绘画技巧作画。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创作的绘画就像工厂批量生产一样,缺乏新意和情感的表达。中专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并且对生活的体悟不深,导致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缺乏创作灵感,创造不出立意深远的作品[2]。此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局限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绘画时缺乏绘画思维,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不仅仅在于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师通过灵活而开放的方式,将课堂的基本内容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常“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中寻找新视角,也能实现对学生创作思维的培养。

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乐府古题要解》说:俞伯牙向成连学琴,学了三年,只掌握了技巧。成连就对伯牙说:“你的琴艺虽已纯熟,但还不能具有感人的能力,我的老师在东海中,他可以教你‘移情术’。”于是,两人带着粮食等行装一起到蓬莱山。成连说:“我这就迎接我的老师去!”便划船走了,十天都不回来。伯牙孤独又伤感,伸长脖子四处张望,只见“海水汩没,山林睿冥,群鸟悲号”,猛然醒悟过来仰天长叹说:“原来是老师想用自然界的涛声鸟鸣来感发我的感情。”便对着大海席地抚琴,日夜操练。果然琴艺大进,演奏时终于获得了较强的感染力。这是古代一个关于情感体验的教育故事,现在看来它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一味的灌输,无休止的练习只能导致学生思维的呆板,无创新能力。成连老师就是要让伯牙在体验中学习,让他自己去听、去看、去想,用自然去感悟心灵,以便从中激感的真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在“雕塑工艺品”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手摸、眼看,体验到不同材料制作出的不同效果;开展课外写生,学生积累丰富的写生经验,才能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真实地描绘出来,表达出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实施体验学习的途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3]。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本末倒置,开展实践活动时,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或者可以让学生做活动的策划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感得到加强,而且学生更愿意主动、自发地学习。

教师为学生提供宽泛的、良好的体验学习空间

教师在课堂内外关注、引导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体验。在课堂上,通过影视、多媒体、游戏、音乐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实际事物和实际环境,提高学生对绘画形象的感知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系列美术活动的体验,激发学生美术创作和艺术探求的欲望。此外,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比如让学生观察自己居住城市的建筑,学生在亲近建筑过程中,了解建筑内涵和故事,在创作绘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推进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课堂的要求。教学实践表明,体验式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视觉思维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潜能,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体验式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羽.职业中专美术教学鼓励性评价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5):12―14

相关文章